模块化机器人是一种由标准化、可互换的功能单元组成的智能系统,其核心特征在于物理结构和控制系统的可重构性。每个模块通常具备独立的驱动、传感或计算能力,通过机械与电气接口实现快速组合与功能切换,使得单一机器人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灵活变换形态与能力。这种设计理念既继承了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精确性,又突破了固定形态的局限性,在救灾勘探、柔性制造等动态场景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从产品开发视角看,模块化设计大幅降低了机器人系统的迭代成本——新功能只需通过添加特定模块实现,而无需重构整个系统。当前主流技术方案包括基于磁吸连接的MIT M-Blocks、采用异构模块的瑞士EPFL的Roombots等。值得注意的是,模块间的智能协同算法(如分布式控制策略)与自重构机构设计,正成为该领域突破的关键技术瓶颈。产业应用中,模块化机器人已逐步应用于物流分拣系统的快速部署、教育机器人平台的课程适配等场景,其「即插即用」的特性显著提升了产品方案的扩展性与场景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