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法律责任是指由机器人行为引发的权利义务归属及相应法律后果承担的制度安排。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机器人尚不具备独立法律主体资格,其行为的法律责任通常由设计者、生产者、所有者或使用者等人类主体承担,具体责任划分需结合产品缺陷、使用场景、主观过错等因素综合判定。随着自主决策机器人的普及,关于赋予高度智能化机器人有限法律主体地位的讨论正在成为法学界前沿课题。
对于AI产品经理而言,需特别注意产品开发中的责任风险防控。在算法设计阶段应建立可解释性框架,保留完整的决策日志;在用户协议中明确使用边界,避免功能滥用导致的连带责任。当前自动驾驶领域采用的「黑匣子」数据记录、服务机器人配备的紧急制动模块,都是技术层面应对法律责任的典型实践。建议产品团队在开发初期就引入法律顾问,对可能涉及的产品责任进行合规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