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柔性制造是指通过可编程、模块化的工业机器人系统,结合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快速适应不同产品、工艺和生产需求的制造方式。这种制造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突破传统刚性生产线的限制,使生产系统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重构性,能够在不更换主要硬件设备的情况下,通过软件调整快速切换生产任务。柔性制造系统通常由多关节机器人、智能夹具、视觉系统和自适应控制算法构成,其关键技术包括运动轨迹规划、力控交互和在线工艺优化等。
对于AI产品经理而言,理解柔性制造的价值在于把握智能制造场景中的人机协作可能性。例如在消费电子行业,同一套机器人系统可以通过更换末端执行器和调整程序,交替完成手机外壳抛光与电路板装配;在汽车制造中,柔性生产线能同时混产不同车型的零部件。这种灵活性大幅降低了中小批量定制化生产的边际成本,为AI驱动的工艺优化、质量检测等增值服务创造了落地场景。当前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是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虚拟调试,以及利用强化学习算法提升机器人的自主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