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伙伴(Robotic Companion)是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物理形态结合,能够与人类建立情感连接并提供陪伴、辅助服务的智能实体装置。这类设备区别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其核心价值在于模拟社会性互动行为,具备基础情感识别与反馈能力,并能在家庭、医疗、教育等场景中承担个性化服务角色。典型特征包括自然交互界面(如语音、表情、肢体动作)、情境感知能力和持续学习机制,使设备能够适应用户习惯并形成独特的互动模式。
在产品开发层面,机器人伙伴需要突破三项关键技术:多模态感知融合(整合视觉、听觉、触觉等传感器数据)、认知架构设计(实现记忆-推理-决策闭环)以及拟人化交互系统(包括对话管理、情感计算等)。当前市场应用集中在老年陪护、儿童教育助手等领域,如Paro治疗海豹机器人已通过临床验证能有效缓解痴呆症患者焦虑。值得关注的是,这类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往往比技术参数更重要,需要平衡功能实用性与情感认同感,避免落入「恐怖谷」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