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通信协议是机器人系统内部或与其他设备交互时所遵循的标准化信息交换规范,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格式、时序、错误处理等关键要素。如同人类需要共同语言才能有效沟通,机器人之间或与外部系统协作时,必须依赖统一的通信协议才能确保指令准确传达、状态实时同步。典型的机器人通信协议包括硬件层的CAN总线协议、实时性强的EtherCAT协议,以及应用层的ROS消息协议等,它们各自针对不同场景在传输效率、可靠性和灵活性之间取得平衡。
在实际产品开发中,通信协议的选择直接影响机器人系统的响应速度、多设备协同能力以及后期扩展性。例如工业机械臂常采用EtherCAT实现微秒级同步控制,而服务机器人则更多使用基于TCP/IP的MQTT协议实现云端交互。随着5G和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TSN(时间敏感网络)等新型协议正成为解决分布式机器人协同的新方案,这要求产品经理在架构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协议栈的兼容性与未来升级空间。